根据《经济时报》6月26日的报道,印度空军预计将在2026年接收至少六架国产“光辉”战斗机配资门户网官方网,这一安排是基于2021年所签署的采购合同。该合同的内容包括了73架单座战斗机以及10架双座型的教练机,为印度空军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一步。
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,作为“光辉”战斗机的制造商,透露这一项目的延误主要源于F404涡扇发动机的供应问题。据了解,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定于2023年交付12台F404发动机,然而截至目前,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仅收到了一台发动机,这使得项目进程受到影响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并不是“光辉”战斗机开发过程中首次遇到延迟。自1983年以来,印度便启动了“光辉”战斗机的研发工作,旨在替代从苏联引进的米格-21战斗机。该战斗机于2001年成功完成首飞,并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,直到2019年才完成全部服役。
展开剩余64%尽管面临多重挑战,这款国产战斗机在正式服役之前的技术水平已经显得有些滞后,迫使开发团队启动了性能更强的“光辉MK2”版本的研发计划。此外,即便按照美国的高标准评估,“光辉MK2”也仅仅是勉强达到四代半战斗机的入门标准。目前,该机型仍处于原型开发阶段,其未来发展仍需关注。
除了2021年签订的合同外,印度还在2024年宣布将另行采购97架“光辉MK1A”战斗机,但《经济时报》特别指出,目前这项采购尚未最终敲定。截至目前,印度已经生产了38架“光辉”战斗机,数量远低于预期。
印度斯坦航空公司表示,若发动机供应能够保持稳定,预计到2026年可生产多达16架战斗机。同时,若各项条件理想,自2027年起年产量预计能够提升至27架。
现在,“光辉”项目的延迟也无形中推迟了老旧米格-21的退役,这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飞行事故的风险,可能带来损失与危机。同时,印度也在采购法国的“阵风”战斗机,并考虑引进F-35或苏-57等更先进的战斗机。
总的来看,印度的“光辉”项目再一次突显了从零开始自主研发战斗机所面临的复杂性与挑战。尽管如此,这类自主项目的实施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国内工业实力,积累相关领域的技术专长和经验。
发布于:天津市旺鼎策略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